中医艾灸的起源如下:
中医艾灸,顾名思义是用艾叶制成艾灸材料,通过点燃、熏烧人体穴位,再利用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和特定部位,通过这种方法来达到调解调节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,从而达到保健治病的治疗效果。其实中医艾灸的起源非常早,甚至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历史,在人类学会使用火之前灸法就诞生了。太古时期,我们的祖先在狩猎和劳作中受伤,生病。当时没有药,也没有医生,只好躺在石头上,石头正好被太阳晒得火热,躺了很久之后祖先们发现很舒服,并且意外地感觉疼痛减轻了甚至不痛了,本来难受的地方也可以活动了。
这种情况发生一次之后,只是觉得意外,两次、三次、多次后,我们古人的大脑中就会有一种反射--温度反射的热量可以缓解疼痛。于是,当他们身体的哪个部分疼痛时,他就会躺在晒得发烫的大石头上,或者用晒得发烫的小石头烫疼痛的部分。但是,由于热石头受天气和地点的限制,所以人类积极地发现了火。之后,他们拿起树枝和干草的火来点火,主动地熏他们疼痛的部分。因此,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缓解自身疼痛、治疗自身疾病的方法——灸法,正式宣告诞生。
所以,远古的灸法是用温热或火烤来消除疼痛、治病的方法。中医认为,中医艾灸具有温阳补气、温经通络、消瘀散结、补中益气等作用。
以上就是对中医艾灸起源的简单介绍,更多信息可通过官网查看,感谢阅读。
上一条: 小儿推拿的两种常见手法
下一条: 科学牙齿美白的方法